广东“制毒教父”震撼内幕:3000警力开进他的地下王国
2024-12-18 09:26:02
3.美军大黄蜂航母,服役到沉没只有一年零七天,轰炸东京战功显赫
乘风破浪的大黄蜂号
有这样一艘美国航母,从服役到沉没只有短短一年零七天。它是美国海军历史上建造速度最快的航空母舰之一。比起前辈们它有更强的动力与吨位,硬件条件也是名列前茅。本应在太平洋奋勇杀敌的它无奈运气太差,在1942年10月27日的圣克鲁兹海战中沉入南太平洋的深渊。如此重器曾经有何辉煌又是如何陨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二战中虽然沉没,但依然军功卓越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的故事。
舷号CV-8的大黄蜂号全舰长251.3米,舰宽25.36米,吃水深度7.3—7.9米,标准排水量20000吨,满载排水量25000吨左右,毫无疑问,这在当时可是名副其实的海中巨兽。大黄蜂号飞行甲板长228.6米、宽34.7米,可容纳由战斗机、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侦察机组成的75架左右的攻击编队。
9台锅炉驱动4台涡轮机能产生120000马力,提供给大黄蜂号最高34节的航速,搭载的4300多吨燃料使他拥有12500海里/15节的续航能力。在战斗时全舰载员2700人,以支持多架次、多梯队的攻击波。同时,在防御系统上配备8座单管5英寸/38口径高射平射两用炮、4座四联装1.1/75口径英寸高射炮、24挺点50口径的勃朗宁机枪。现在看来这个配置虽然略显寒酸,不过在当时,这样的防御系统堪称豪华。
二战期间的高平两用炮
大黄蜂是美国海军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第三艘,而且,这个级别只有三艘航母。在当时美国海军动不动就是几十艘的下水量面前,约克城级航母只能算小门小户。不过,这约克城级航母的三艘舰艇可谓是满门忠烈。
大哥“约克城号”是一个重伤不下火线、拔矢啖睛的狠角色,它在同日本的珊瑚海海战中被打成残疾,按照当时的修复速度推算,最快也需要三个月才能整修完毕重新披甲上阵,但事实是仅在72小时之内,约克城号就完成了止血,再次投身沙场,为中途岛海战的获胜贡献了决定性作用。最终,约克城号因为被日军连续两次的轰炸(第二次被误认为是二弟“企业号”)重创,在太平洋上支撑两天之后才命丧海底。
被击中的约克城号
二弟企业号的运气就好了很多。中途岛海战临近结束,日军在最后阶段对美国航母实行了报复性打击,意在将“约克城号”与“企业号”统统击沉。不过,当日军第二次发射鱼雷命中后才发现,它们击中的还是“约克城号”,换句话说,大哥替二弟挡了枪。
企业号航母
企业号在约克城级三兄弟中可谓是军功最卓越的一艘,称他为日寇粉碎者、奖章印刷机毫不为过。它的一生在太平洋战区打了大大小小20仗,击沉敌舰71艘,击伤敌舰192艘,空中击落敌机404架,地面击毁敌机507架。获得了数十枚战争表扬奖章,堪称人类海战史上最辉煌的战绩。
三弟大黄蜂号运气着实背了点,咱开始就说过,它的硬件设施比它大哥强了不少。大黄蜂号在1940年12月才下水试航,整体上虽然沿用约克城号的蓝本,但它的设计使用了很多新花样,比如安装了更先进的火控系统,重整了舰岛结构。
大黄蜂号航母
同时它的发动机功率也要强于约克城号,飞行甲板也比大哥更长。曾经改变日军高层太平洋战略的“空袭东京计划”正是出自大黄蜂之手。现在看来,或许没有大黄蜂的空袭东京,日军就不会在中途岛与美军决一死战;而没有中途岛的大败,日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依旧强于美国。
中途岛海战,扭转乾坤的较量
1941年10月20日,大黄蜂号正式服役美国海军,在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它正在诺福克海军基地训练,两架陆军B-25轰炸机正起起落落,为轰炸东京紧张的准备着。这个行动是当时的最高机密,舰上的官兵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个计划。
B-25在大黄蜂号甲板集结
1942年3月4日,大黄蜂离开诺福克,穿过巴拿马运河,在3月20日到达旧金山。甲板上又出现了新的16架陆军B-25轰炸机。4月2日,大黄蜂在维森斯号重巡洋舰和纳希维尔号轻巡洋舰等6艘舰的护卫下离开了旧金山,当天下午指挥官才宣布任务,轰炸东京!
杜立特中校驾驶的B-25起飞
在11天后,大黄蜂号与企业号航母汇合了,共同组成了第16特遣队驶向日本,在企业号提供的空中掩护下,大黄蜂秘密潜入,驶向离日本本土只有区区400英里的海域。由杜立特中校率领的B-25轰炸机群将从甲板上起飞,目标是东京以及日本其他大型城市。就在4月18日凌晨,一艘日本巡逻艇发现了大黄蜂,千钧一发之际,护航的纳什维尔巡洋舰开炮将其击沉,但不幸的是,日军已将发现大黄蜂的电报发往了东京。这时离日本还有600英里,为保证轰炸的突然性,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命令轰炸机群立即起飞,提前开始任务。
当时的天气十分恶劣,20多米的巨浪使大黄蜂前后颠簸。逆风行驶的它面对着40节的风速依旧在9点20分保证了轰炸机群的升空。这是美军对日本心脏地带的第一次空袭。
12点30分,B-25轰炸机群已到达了东京上空,飞机继续向着既定目标超低空飞行,似乎树梢都能碰到飞机。当投弹指示器的红灯亮起,每架B-25配置的4枚500磅炸弹呼啸而下,这其中的3枚内填装高爆炸药,1枚是子母燃烧弹。一连串的炸弹在街道、建筑上爆炸,东京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同时,前往名古屋、神户等城市的B-25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轰炸机在东京上空投弹
在所有飞机都起飞后,大黄蜂立即掉头向珍珠港返航。中途从广播中证实了空袭在14点45分取得了成功。虽然这次空袭给日本造成的损失微不足道,却给了自负的日本人当头一棒。“轰炸东京”行动在极大鼓舞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信心的同时也迫使日本军界改变了在太平洋的战略进攻方向。这次形式大于内容的袭击深深地震撼了日本。
被轰炸的神户港口
在中途岛以弱胜强的战役之后,日军在太平洋建立的优势荡然无存,不过他们却依然有一些舰艇能对美军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1942年8月17日,大黄蜂启程前往所罗门群岛保护海上运输线。在此之前美军已有多支航母去往该区域。随着时间推移,海战形势愈演愈烈,美国海军死伤惨重。企业号8月24日被炸弹重创、萨拉托加号8月31日被鱼雷袭击、黄蜂号9月15日沉没在海中。
大黄蜂号再度出征
现在,美军在南太平洋只剩大黄蜂一艘航母可用,它将孤军奋战,独自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所罗门群岛的战斗提供空中支援。终于在10月24日,再度披甲上阵的企业号与大黄蜂在新赫布里底群岛汇合,大哥已逝,约克城级航母的二哥与三弟一同驶向瓜岛,前往阻击日军舰队。
位于南太平洋的战场
美日两军同时向瓜岛支援
1942年10月26日,美军侦察机发现了由翔鹤号、瑞鹤号、凤瑞号轻型航母组成的日军舰队,企业号派出SBD俯冲轰炸机攻击瑞凤号航母。顾名思义,这种轰炸机使用俯冲的方式投下炸弹,因为当时技术尚不成熟,投弹瞄准的制导精度很低,俯冲投弹就是当时保证投弹精度的唯一方法!但它的劣势同样明显,当面对敌方密集的防空火力时,这种攻击方式无异于自杀。
俯冲轰炸示意图
凤瑞号的甲板被美军SBD投出的炸弹命中了,但此时日军侦察机也发现了大黄蜂的踪影,日军立即出动了共64架飞机组成的攻击编队朝大黄蜂猛扑过去,这其中包括有21架99式轰炸机、21架零式战机、20架97式战机、2架指挥机。当第一波飞机出动后,日军又从翔鹤与瑞鹤号派出共43架战机攻击大黄蜂以及企业号,在这其中还包括16架鱼雷轰炸机,它们可是攻击航母最高效的杀手。
日军零食战机
早晨8点50分左右,由大黄蜂派出的15架俯冲轰炸机在攻击瑞凤号时遭到零式战机拦截,凶狠的零式战机击落了4架俯冲轰炸机,但剩余的美军战机精准投弹,重创了翔鹤号航母,随后他们还打伤了日军照月号驱逐舰。随后,大黄蜂第三组舰载机重创了日军筑摩号驱逐舰。但由于美军将舰载机分成了三组,队形非常分散,因此并未发现日军主力航母,大黄蜂与企业号收获的战果非常有限。
圣克鲁斯海战
时间来到9点10分,一大波日军舰载机来到大黄蜂的上空,它将面对日军16架俯冲轰炸机和20架鱼雷轰炸机的撕咬。大黄蜂开动舰体上的一切防空设施与其作战。
一架日本俯冲轰炸机被击中后径直撞向大黄蜂的烟囱,分解后的飞机残骸越过舰岛信号塔后撞入了飞行甲板,引爆了第一枚炸弹。炸弹炸开飞行甲板后,飞机残骸跌入到下层甲板内,引发了第二次爆炸。就在两分钟后,大黄蜂舰岛后方被两枚炸弹命中:第一枚直接贯穿了飞行甲板、下层甲板及机库甲板,一直到第四层甲板才爆炸,引发了储藏室大火;第二枚在舰岛后方的防空炮塔附近爆炸,削弱了大黄蜂的防空力量。
航母冒着滚滚浓烟
不久后,大黄蜂遭到了第三架轰炸机攻击,炸弹飞越了舰岛,穿过舰岛前方的飞行甲板,然后一直贯穿到第四层甲板才停止,最后,在左舷的水兵饭堂爆炸。此时的大黄蜂甲板已千疮百孔,再也无力承担飞机的起降,大黄蜂号上起飞的战机只能去企业号上降落,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号的压力。
甲板受损的大黄蜂号
大黄蜂依旧遭受着灾难,第二波攻击很快到达了,1枚鱼雷精准命中了大黄蜂的右舷,强大的爆炸使舰体倾斜超过了15度。就在这个关头舰长无奈下令弃舰,他们前脚刚走,大黄蜂的甲板又受到一发炸弹的问候,掀起了大火。
浓烟之中的大黄蜂号,倾斜了15度
或许是中途岛战役时未击沉大黄蜂的懊恼,亦或是想起东京被轰炸的屈辱,日军此刻就像一只只疯狗,势必要将大黄蜂彻底毁灭。他们出动了陆基轰炸机对其发动了致命一击,又有一发炸弹在大黄蜂早已稀碎的甲板上爆炸了。
撤退的美军为了大黄蜂不被日军所拖走,无奈只得发射鱼雷将其炸毁。两艘驱逐舰的9枚鱼雷命中了大黄蜂左舷,这使得之前右舷进水的大黄蜂再次平衡。就像一个坚韧的战士,无论经历多少伤害,都直挺挺地站着。最终日军主力赶来,面对着千疮百孔的大黄蜂已没有拖走的价值,况且日军的军舰也拖不动这样的大块头。日军发射了4枚鱼雷将其彻底击穿,就这样,大黄蜂消失在圣克鲁斯海域,沉入南太平洋深渊之中。
即将沉没的大黄蜂号
在二战中,战功显赫的大黄蜂获得了1枚战斗之星奖章,它的第8鱼雷机中队也因在中途岛海战中非凡的英勇事迹得到了总统嘉奖。1943年8月,大黄蜂又在第4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上得到了新生,CV-12成为第8艘以“大黄蜂号”命名的美国海军船只。
大黄蜂名号的延续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美国人并没有放弃对大黄蜂的寻找,就在前不久终于在南太平洋5300多米深的海底发现了大黄蜂的遗骸。锈迹斑驳的舰体安静地躺在海底,似乎在诉说着约克城级航母的一生,同时也在用它残破的身躯支撑起曾让美国海军骄傲的名号——大黄蜂。
静静躺在海底的大黄蜂
2024-12-18 09:26:02
2024-12-18 09:23:47
2024-12-17 16:39:22
2024-12-17 16:37:07
2024-12-17 16:34:52
2024-12-17 16:32:36
2024-12-17 16:30:21
2024-12-17 16:28:06
2024-12-17 16:25:50
2024-12-17 16:23:35
2024-12-17 16:21:20
2024-12-17 16:19:05
2024-12-17 16:16:50
2024-12-17 16:14:35
2024-12-17 16:12:20
2024-12-17 16:10:04
2024-12-17 16:07:49
2024-12-17 16:05:34
2024-12-17 16:03:19
2024-12-17 16:01:04